想要自地自建,但不知道要準備多少資金?也不知道要怎麼申請動工許可?讓我們一起來了解自地自建有哪些流程,和建築師又該如何做好溝通吧!
自地自建就是自己持有土地,並且在土地上蓋房子,從零到有,所有需求都能跟建築師進行溝通,包含建築設計、室內裝潢與建材用料等等,都是由屋主提出想法,讓建築師和設計師具體做出規劃並施工完成。在決定自地自建之前,不妨通過各種渠道(如網站、廣告、不動產經紀人等)獲取足夠的相關資訊,例如土地價格、位置或周邊設施等,這些事情對於日後的建築計劃和生活品質都息息相關。
不同地區的土地規劃、建築法規和限制都可能會影響自地自建的計劃。這就是為什麼在著手計劃之前,需要確保你的土地是否能夠合法興建住宅,同時也涉及到政府部門的許可與土地用途分區等方面的種種因素。
土地類型是首要決定你的土地能否自地自建的關鍵,土地可分為甲、乙、丙和丁四種建築用地,定義分別是一般農業區、鄉村區中的建築用地、山坡保育區內的建築用地和一般農業區及特定農業區內的工業建築用地,前三種都可以自地自建,唯獨丁種建築用地,也就是一般農業區及特定農業區內的工業建築用地無法自地自建。
相關案例:建設公司會館
若要查詢自己擁有的土地相關資料,可到以下網站查詢:
我們有自地自建的豐富經驗,可以透過 LINE 聯絡諮詢,尋找能夠信賴的建築團隊,減少盲目摸索的時間,蓋出符合需求的房屋。
自地自建的程序非常繁複冗長,對於一般沒有經驗的人來說,光要了解這些法規殼能就非常頭痛。以下簡單說明幾項最相關的建築法規: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自地自建的法規,也可以參考內政部營建署的法規公告。
在自地自建的議題當中,大家最關心的莫過於:到底要如何從無到有蓋好一間房子呢?基本上,整個蓋屋流程大多都必須仰賴建築師或設計師的協助,才能在省時省力的狀況下,圓滿蓋好自己的夢想之屋。我們一起來看看自己蓋房子究竟需要多少步驟吧!
1. 土地評估
很多人會誤會一件事,以為只要自己持有土地,就能夠任意在土地上蓋房子,這個認知錯得離譜。在土地評估階段,要先釐清的就是這塊土地是否能夠蓋房子,而且它有多大規模,包括所謂的建蔽率和容積率,都在評估範圍內。每個縣市對於土地住宅區的規範皆不相同,以新竹地區來看,新竹市的規範極為複雜,建議參考新竹市轄區都市計畫建蔽率及容積率表或直接透過 LINE 聯絡設計師。
2. 建築設計
土地和預算評估完畢之後,就能開始討論整體建築物的設計方向,這部分涵蓋三個階段,分別是概念設計、細部設計以及施工繪圖。一開始的概念設計,建築師或設計師一定會詳細詢問屋主的種種需求與期待,包括居住成員、年齡、各自的生活習慣與需求等等,越詳細的提出討論,越能夠讓設計師捕捉到設計的主軸。許多時候,不僅僅是要符合屋主的需求,還要符合法規與技術條件。對於不同地質與周圍環境的條件,建材與設計也會有所不同,這些都能在與設計師交換意見之後獲得最佳的方案。概念設計完成之後,對於建築主體已有清晰的藍圖,接著就是畫出細部設計,設計師會提供設計說明書、設計圖紙、主要設備材料和工程概算等四種資料,互相確認沒有問題後,就會進入繪製施工圖的階段。施工圖會將結構、機電、綜合建築等等全都畫出來,需要滿足所有施工的具體要求都將呈現在這張紙圖內。日後各工班都將依此設計圖來施工與確認,不能自行任意更動。
3. 營造工程與監工
完成設計圖之後,設計師會將工程發包給各個方面的團隊,安排施工的工程表,互相配合,以求在限制的時間內完成建案。開工前,會舉辦動土儀式祈求工程順利,然後進行測量放樣、整地和開挖基地。
4. 室內裝修
根據法規,新建建築物要申請室內裝修許可,取得使用執照及室內裝修合格證明後,才能開始進行室內裝修的工程。此階段的工程包括房屋內部的施工,包括泥作、衛浴、水電、廚具、木作、粉刷等等。依據屋主的需求,無論是屋內光源、配色、收納空間與風格等都相當重要,也是彰顯居住者風格的關鍵,在這個階段進行時,整個建築物的工程也差不多接近尾聲了。
5. 完工驗收
房子蓋好了!最後當然是進入驗收的階段。屋主在驗收時記得與合約內容互相比對,看看建材、設計、燈具等有沒有與合約不符的地方。
大家應該都很好奇,自地自建戶會比較便宜嗎?如果取得土地的成本不高,自己蓋的話會把每一分土地都物盡其用,展現其最大的坪效,換算每一坪的成本一定是會比跟建商購買成屋還要便宜。自地自建的費用大概有以下幾個項目:
| 工程期間 | 費用項目 |
| 前期 | 土地費、鑑定費、水保技師費、代書費、仲介費與規費等等 |
| 中期 | 建築工程費、設備費與安裝費 |
| 後期 | 建築師費用、預備金、室內設計費、裝潢費用 |
自地自建一開始至少要準備三成以上的自備款,因為土地融資的貸款金額各家銀行都不同,而且銀行無法確定是否會如期完工,審核上也會相對保守。自地自建的費用是按照各階段來付款,中間可能會有很多變數,甚至導致銀行不放款,這些風險都要事前先做好控管。但在施工流程進行中,也可能需要追加貸款金額,此時可以和建築師討論如何合理追加貸款。建築物完成之後,就可以跟銀行把貸款改為長期的房貸,降低月付款的壓力。

(圖片來源)
自地自建對很多人來說是極想完成的夢想,即使中間會碰上比單純購屋更錯綜複雜的問題發生,但最後只要看到理想中的房屋出現在眼前,將是無比開心的人生大事。為了避免這種時刻遇上不可控的因素,導致無法順利完成自建的想法,建議要找有經驗的建築團隊和設計團隊,透過與專業團隊的溝通,完成一間符合需求的房屋,才是皆大歡喜的圓滿結局。